手術專業文章
2002-05-23

植入式隱形眼鏡 高度近視新希望?

著作丘子宏醫師 原載於:2002.05.23 聯合報

 

日前有一則外電報導:植入式隱形眼鏡,比雷射效果好。相信會吸引了不少近視族的目光,果然當天的門診馬上就有病人詢問這則新聞,電視台記者也來電問個清楚。

 

所謂植入式隱形眼鏡,是一個創意十足的名稱,但與實際上的意義有相當大的差距,尤其是它並非一種隱形眼鏡。這話怎說?

 

所謂植入式隱形眼,英文名稱為「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 ICL ),其實是一片植入眼球內的屈光矯正鏡片。因此,與載在眼角膜表面的隱形眼鏡當然不同。嚴格來講,隱形眼鏡原文為 CONTACT LENS ,應該譯為「接觸鏡片」較貼切,但數十年前,有人採用「隱形」二字來形容這種新發明的鏡片,是為了標榜其「隱形」的效果,數十年來積非成是,隱形眼鏡早已成為一個專有名詞。

 

如今,瑞士的一家公司也別出心裁,將一種植入眼球內的屈光矯正鏡片取名為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 ICL ),並予以商標註冊。這種鏡片其實與白內障手術後所植入的人工水晶體( IOL )相似,只不過白內障人工水晶體是在摘除白內障後才植入的鏡片,以取代原來的水晶體。

 

而目前的植入式隱形眼鏡則是把一片有度數的鏡片,植入正常的眼球內,放置的地方是在水晶體的前方,因此其正確的名稱應該稱為「 PHAKIC IOL 」(意為未摘除水晶體之 IOL ),它的目的並非取代已變成白內障的水晶體,而是為了矯正近視或遠視。

 

目前世界上並非只有這種 ICL 才可以植入眼內來矯正屈光不正,事實上還有好幾種產品,這些產品的原理都是一樣,但製造的材料不同。舉例來說,有所謂 PRL 鏡片、 ARTISAN 鏡片、 VIVARTE 鏡片 …… 等,各有各的專屬名稱,但筆者認為 ICL (植入式隱形眼鏡)是最有創意的名稱。

 

名稱的問題,叫做 A 也好,稱為 B 也罷,重要的是真的能取代雷射手術,給予深度近視患者希望嗎?同樣的,我們可以拿評估雷射屈光手術的方法來評估它。

 

第一點,雷射屈光手術由開始( 1987 年)到廣泛使用( 1996 年),其間約有 10 年的時間,植入式屈光矯正鏡片由 1986 年開始試用,如今已超過 15 年,與雷射比較起來是相當緩慢,主要的原因是先前的產品產生相當多的後遺症,必須不斷的改良,才達到如今較安全的階段。目前以 ICL 這種鏡片來說,在加拿大、韓國、歐洲及南美一些國家,已准許上市。但在美國仍未通過 FDA (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核准,一般預測,兩年之後應可獲准上市在美國使用。

 

第二點,就效果而言,根據加拿大及美國的臨床報告,針對高度近視患者手術之後裸視視力達 1.0 以上者,約有 45% ,裸視 0.5% 以上者則有 84% ,與雷射的結果相當相似。

 

第三點,就安全性而言,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由於鏡片是植入眼球內,因此它是一種眼球內手術,正如任何眼球內手術一樣,只要進入了眼球,就有發生最嚴重的眼內感染的可能性,當然,這種比例就如同白內障手術一樣,是相當低的。其他較輕微的併發症,如造成水晶體混濁(約有 2.3% )、短暫性眼壓上升、角膜內皮細胞數目減少,及虹彩炎……等,均可能發生,所幸這些併發症並不算嚴重,萬一有較嚴重的情況,也可以把鏡片重新取出,技術上並不困難。

 

雷射屈光手術,對超過一千度以上的病患而言,如果角膜厚度不足的話,往往無法完全矯正,植入式隱形眼鏡等產品,的確可以提供另一種選擇。目前全世界的病例不超過兩三千病,但隨著某些國家的開放,病例數快速增加,距離成熟的階段應該不會太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