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水晶體


水晶體與角膜共同負責眼球屈光,目前「白內障」的治療方法,是動手術將混濁的水晶體移除,再置入人工水晶體,以取代原有的屈光聚焦功能,幫助白內障患者恢復視力。若是沒有植入人工水晶體就會變成無晶體,眼球失去調節能力而造成1000度的高度遠視,足以見得植入人工水晶體的重要性,健保給付包含基本的球面人工水晶體植入,得以保障基本視力。
    
科技日新月異,因應人們對於視力需求的改變,有越來越多的多功能人工水晶體陸續問市,若想要追求更好的視覺品質,例如散光調整、老花調整、非球面、多焦點、延焦段、長焦段、全焦段...等等,都可以再另外選擇健保差額自費多功能水晶體使用。因此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多功能人工水晶體就變成了白內障手術的重要課題。

│健保與自費人工水晶體的差異│

│如何選擇人工水晶體│

首先要了解自己對視力的需求,例如您的工作、生活習慣、是否接受戴眼鏡等等,都要考慮在內。白內障手術後,置入的人工水晶體不具有自然調節能力,因此「並不會」回到年輕時的視力,看遠或看近的範圍只能依靠人工水晶體的焦點而定,因此可以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再來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自費人工水晶體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使生活更加便利降低對老花眼鏡的依賴,增加生活滿意度。

  

希望手術後不必再戴眼鏡,包括老花眼鏡,可考慮多焦點、長焦段、全焦段人工水晶體。且已退休,工作不再繁重,日常生活不排斥戴眼鏡的話,可依需求使用單焦點人工水晶體搭配眼鏡或老花眼鏡。以下面為例可供參考,實際應用情況建議至診所諮詢評估。

看遠為主

如果本身生活多以遠方視力為主,需要達到很好的看遠視力,至於偶然的看書報就外加老花眼鏡即可。可選擇單焦點、延焦段、長焦段人工水晶體

看近為主

如果本身生活多以看近距視力為主,如作家、愛看小說者、會計等等,可考慮單焦人工水晶體、延焦段、長焦段人工水晶體,但度數設計到近視200-300度左右,便永遠不必使用老花眼鏡,但看遠方的時候要戴上近視眼鏡,在一些本來就是高度近視的病人,一向以來都習慣看近清楚的,這是最理想的方法。

看遠看近

例如老師、上班族,多焦點、長焦段、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是好選擇,但必須注意,功能性人工水晶體雖然有矯正看遠看近的好處,但偶然也會有犧牲最佳視力的可能,即遠方視力有可能比不上單焦水晶體銳利,閱讀很小的字體也可能不太清楚,所以一些需要非常銳利視力的工作,例如裁縫師、會計等等,就可能不太適合。

│常用人工水晶體│

常有病人希望可以回到年輕時期看遠看近都不用戴眼鏡的狀態,想用「最好」的水晶體。但畢竟手術不是時光機,無法回復到當年的鷹眼時期,黃斑部、視神經、水晶體、角膜等等的狀態都會影響視力品質。但是透過手術我們可以期待使用「適合」的人工水晶體獲得比現在更好更便利的生活品質。

人工水晶體的焦段是固定的,但可以依個人的需求或習慣來做調整,因此需要先了解自己對於視力的需求提供給診所,再使用適當的人工水晶體來調整度數,才能創造最適合自己的術後視力。

非球面人工水晶體
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設計分光100%在單一焦距,因此只能看遠或是看近,光學區為非球面設計,可以減少夜間眩光。
看遠為主,須配戴老花眼鏡搭配使用。
看近為主,須配戴近視眼鏡。

延焦段人工水晶體
(晶體散光超過100度建議使用散光型)
延焦段人工水晶體,設計焦段延長約50度左右老花可供中遠距使用,可以改善中遠或近中視力。可以提高生活品質,改善對老花眼鏡的依賴,術後需依實際度數與需求情況配鏡。
看遠為主,須配戴老花眼鏡搭配使用。
看近為主,須配戴近視眼鏡。

長焦人工水晶體
(晶體散光超過100度建議使用散光型)
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設計焦段延長約200度左右老花可供中距使用,可以改善中遠或近中視力。可以提高生活品質,改善對老花眼鏡的依賴,術後需依實際度數與需求情況配鏡。
看遠為主,不足時可能需配戴老花眼鏡。
看近為主,不足時可能需配戴近視眼鏡

 

 

術前術後